第二百二十一章 喀秋莎来了
罗科索夫斯基虽然口头上同意了洛巴切夫的提议,但心里却觉得他是小题大做:给战士授勋的事情,团级单位就可以完成;红旗勋章、红星勋章这些稍微高档的勋章,一般审核通过后,都是由师级领导发放的。就算这次要大肆选出几位女兵的英雄事迹,由自己和洛巴切夫这两位集团军领导去授勋就足够了,哪里还用得上让铁木辛哥亲自出马啊。 但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远远地超出了罗科索夫斯基的想象。铁木辛哥在收到了洛巴切夫派人送去的报告后,还亲自打来了电话。他在电话里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这很了不起,几位刚入伍不久的女兵,能勇敢地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战斗,并用自己热血谱写了一曲战斗之歌,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的生命。这个事迹,一定要进行大肆的宣传,不光要让我们的战士知道,同时还有让我们的人民知道,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 罗科索夫斯基和铁木辛哥通完话以后,知道这件事情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至少这件事情所具有的意义,已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别说团级或者师级领导没有资格去给负伤的丽达授勋,就连自己和洛巴切夫也同样没有资格。能给她授勋的,只有铁木辛哥或者是来自莫斯科的特使。 见罗科索夫斯基抱着话筒在想心事,洛巴切夫连忙关切地问道:“司令员同志,铁木辛哥元帅怎么说?” 罗科索夫斯基放下话筒,扭头对自己的军事委员笑着说:“军事委员同志,元帅同意了您的申请,决定授予丽达和牺牲的四位姑娘红旗勋章,授勋仪式将由他亲自主持!”说到这里,罗科索夫斯基忽然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赶紧问道,“对了,那位负伤的丽达,如今住在什么地方?” “还能在什么地方?”洛巴切夫不知道罗科索夫斯基为什么会突然这样问,随口说道:“当然是住在离我们这里不远的医疗站啊。” 听说丽达人在医疗站,罗科索夫斯基就立即叫马利宁叫了过来,吩咐他:“参谋长,也许在明天,元帅同志就会到我们的医疗站,去探视伤员,并为其中的一位叫丽达的女伤员授勋。我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吩咐你去做:第一、做好医疗站的安保工作,那里的医护人员几乎都是德国人,不管他们是否对我们有好感,但为了安全起见,在元帅到来之前,先把他们转移到别的地方去;第二,负伤的那位女兵丽达,只是一名下士,我估计她没有单独享受一个帐篷的资格,你尽快安排她住进单独的帐篷,以便于元帅同志的探视和授勋。明白了吗?” “明白了,司令员同志。”马利宁心领神会地说:“我立即去安排。” 听说要把德军的医护人员暂时转移,洛巴切夫立即赞同地说:“司令员同志,您的这个安排不错。不管这些医护人员在近期的表现如何,但为了安全起见,避免发生意外,都不能让他们接触到来自方面军司令部的领导。” 马利宁将任务布置下去后,重新回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面前,将一份情报交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手里,同时说道:“司令员同志,这是刚刚收到的侦察报告。” “上面说了些什么?”虽然罗科索夫斯基在结果情报后,第一时间就打开浏览,但还是习惯性地问了一句。 “第108步兵师师长奥尔洛夫上校报告,”马利宁说这话时,眼睛望着坐在罗科索夫斯基旁边的洛巴切夫:“沃皮河西岸的德军正在换防。” “什么,德军正在换防?”洛巴切夫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禁大吃一惊,然后扭头望着罗科索夫斯基:“难怪今天到现在都风平浪静,原来是敌人在换防啊。” 此刻,罗科索夫斯基已看到了情报上的全部内容,他随手往桌上一放,然后说道:“我们和第19集团军的这次联合行动,虽然没有成建制地消灭德军的团级以上单位,但也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估计德国人是要将这个摩托化师撤下去休整,换新的部队来接替他们的防御。不过这样也好,我们至少可以清静两天。” 这时,门口传来了喊报告的声音。洛巴切夫连忙站起身,冲着门口喊道:“请进来吧!” 他的话音刚落,从门外走进了两名军官。他们来到了罗科索夫斯基和洛巴切夫的面前,抬手敬礼后,左边那位上了年纪的上校首先开口说道:“报告司令员、军事委员同志,新任第16集团军通信兵主任马克西缅科上校,向你们报道,我听候你们的命令,请指示!” 他的话说完后,旁边那位中年上校也抬手敬礼,“…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主任奥廖尔上校向你们报道…” “太好了,太好了。”罗科索夫斯基和这两位上校握手时,激动地说:“你们两人来了,我们的指挥系统就更加完善了。我代表第16集团军的全体指战员欢迎你们的到来。” 罗科索夫斯基等洛巴切夫和两人握完手以后,指着马克西缅科上校说道:“军事委员同志,您别看他的年轻大,但他在通讯方面确实不可多得的人才。从今往后,我们就再也不用为无法和下面的部队直接取得联系而犯愁,这些事马克西缅科上校都会处理得妥妥当当的。” “没错没错。”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这种说法,洛巴切夫也表示了赞同:“马克西缅科上校这么一来,我们等于就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以后再也不用为迟迟不能了解前线的战况而犯愁了。” 接着罗科索夫斯基又向新来的两位上校介绍了指挥部的其他成员。当奥廖尔看到卡扎科夫以后,立即说道:“原来您就是集团军炮兵主任卡扎科夫将军啊?” “没错,我就是。”卡扎科夫望着这位自己完全陌生的上校,不解地问:“您以前就认识我吗?” 奥廖尔摇摇头,回答说:“将军同志,我也是今天第一次见您。我来这里之前,方面军领导让我们给您带来一个炮兵营,他们希望您能将这个营的战斗力发挥到极限。” 卡扎科夫听说奥廖尔给他带来一个炮兵营,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太好了,上校同志,这真是太好了。我们目前就是炮兵的数量有限,无法为步兵指战员们提供更多的支援,如今有了这个炮兵营,我相信情况会有极大的改观。” “是的,将军同志。”奥廖尔笑着说道:“我带来的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炮兵营,而是‘喀秋莎’火箭炮营,他们一个营起码能比得上一个普通的炮兵团。” “什么,‘喀秋莎’火箭炮营?”听奥廖尔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和卡扎科夫不禁异口同声的问道:“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奥廖尔肯定地回答说:“炮兵营长就在外面,您可以叫他进来问问。”说完,他便自作主张地冲着外面喊道,“进来吧,大尉同志。” 随着他的喊声,一名戴着大檐帽的年轻大尉昂首挺胸地走进了指挥部,抬手向在场的指挥员行了一个环礼后,大声地说道:“‘喀秋莎’火箭炮营营长廖恩卡大尉奉命来到!” 罗科索夫斯基连忙上前两步,握住大尉的手,有点激动地说道:“大尉同志,欢迎你们,有了你们,我相信我们的炮兵部队的战斗力,就能上一个台阶,能让我们的步兵部队在战斗中,获得更多的火力支援。” 当卡扎科夫也上前和奥恩卡握手时,洛巴切夫轻轻地拉了罗科索夫斯基的衣袖一下,等前者回头看着自己的时候,好奇地问道:“司令员同志,这只是一个炮兵营,也值得您这样高兴吗?” “军事委员同志,”知道火箭炮威力的罗科索夫斯基笑着对洛巴切夫说道:“您可能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火箭炮的威力吧?等您有机会见到了,就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重视他们了。” 洛巴切夫听完后,半信半疑地哦了一声。正好看到卡扎科夫和奥恩卡握完了手,便也上前和新来的炮兵营长握手,并向对方致辞表示热烈欢迎。 卡扎科夫也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发现洛巴切夫口头上说欢迎奥恩卡大尉,但似乎对新来的火箭炮营并不太感兴趣。等所有人都坐下后,他笑着问道:“各位指挥员同志们,相信大家对于火箭炮只是听说过,但都没有近距离见过吧?” “没见过。”洛巴切夫首先表态。 “我也没见过。”马利宁接着说道。 罗科索夫斯基迟疑了一下,然后模棱两可地说:“我听说过这种火箭炮的威力,不过没在近距离见过。” 见到在场的人几乎都是外行,卡扎科夫来了兴趣,他冲着奥恩卡说道:“大尉同志,反正现在大家没有什么事情,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奥恩卡听到自己的顶头上司的吩咐,答应了一声后站起身,开始向所有的人科普起火箭炮的常识来:“……我们的火箭炮车的发射架是工字型的,在上下可分别挂一枚红鸡蛋,这样整车总共可以携带16枚M-13型132毫米火箭弹。 发射架具有左90度-右90度的方向射界,特别适合打击暴露的密集敌人集结地、野战工事几集群坦克火炮。由于我们的火箭炮是自行的,因此也适合大家突然出现的敌军以及和对方进行炮战。……” 洛巴切夫听到这里,忍不住兴奋地说:“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以后敌人的装甲部队向我们发起进攻时,就可以用这些火箭炮好好地教训他们了。” 奥恩卡等洛巴切夫说完后,苦笑了一下,接着介绍说:“军事委员同志,由于火箭炮在发生时,烟尘火光特别明显,切完全没有防护,因此它不适合在敌人炮火威胁较大的地域里作战。” “啊,”洛巴切夫听后,不禁有些遗憾地说:“看到再好的武器,也有它的缺陷啊。” 而马利宁关心的,则是这种火箭炮的实战效果,他等洛巴切夫一说完,立即问道:“大尉同志,我想问问,这种火箭炮进行过实战吗?” 奥恩卡看了一眼马利宁领章上的军衔,然后恭恭敬敬地回答说:“上校同志,第一个特别独立火箭炮连,是7月1日正式成立,全连有七辆火箭炮车,有连长费列洛夫大尉指挥。他们在七月初,为了支援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战斗,隔着奥尔沙河,向敌人的防御阵地发射了112枚火箭弹,给敌人以重创,有利地支援了我军的防御作战。” “他们现在什么地方?”马利宁接着好奇地问道:“还在继续和德国人作战吗?” “他们在具体什么位置,我不太清楚。”奥恩卡面无表情地回答说:“各个火箭炮营或连所在的具体位置,是严格保密的,只有方面军司令员本人才知道。” “为什么呢?”对于奥恩卡的这种说法,洛巴切夫觉得不可理喻,他不解地问道:“假如各部队的所在位置,只有方面军司令员才知道,那样还怎么指挥作战呢?” 奥恩卡望着洛巴切夫,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军事委员同志,由于火箭炮有别于普通的火炮,所以我们的作战都是独立进行的。上级把我们配属给哪支部队,我们就在该部队的编成内战斗。如果不幸被德军包围的话,为了不让火箭炮的秘密落入敌人的手里,我们会将所有的火箭炮彻底销毁。” 等奥恩卡回答完问题后,罗科索夫斯基站了起来,侧着脸吩咐马利宁:“参谋长,火箭炮营的宿营地,就由你负责安排了。要记住,他们是我们的秘密武器,一定要调派足够的人手,确保他们的安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