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破财消灾
第32o章破财消灾 冉明知道谢安肯定不高兴,必竟刚刚传出他与谢氏定婚,就遇到王凝之派人上家泼粪,这不仅是打冉明的脸,同样也是不把谢氏放在眼中。 谢安胸怀宽广,但是并不软弱。一个可以在百万大敌面前谈笑风声的人,岂会害怕王氏?王氏再强,强得过苻坚的百万大军吗? 谢安指着冉明骂,他是因为他是冉明的长辈,必竟冉明将要是谢安的侄女婿。 不过,谢安也高明,他在明骂冉明同时,同样也把王羲之骂进去了,冉明才多大,十六岁而已,他年龄小,不懂事,可是你王逸少难道年龄还小吗? 王凝之为何会做出如此卑鄙无耻的事情,还不是你王逸少教有方? 冉明道:“安石公有命,不敢不从。” 冉明冲王凝之父子示意了一个经典的割喉礼,用挑衅的眼光,告诉二人,此事还不算完! 冉明走了,带着他那三十名鲜血淋漓,却有杀气腾腾的麒麟卫。 冉明一走,众人感觉心头猛一轻松,必竟,麒麟卫带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安石!”王羲之叹了口气道:“这事情我是真的不清楚,原本我也想息事宁人,可是那冉家子却飞扬跋扈,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江东俊杰放在眼中,刚刚上来就砸烂我家匾额,如果我忍气吞气,以后琅琊王氏在江东如何服众?” “不过此事还需要解决!”谢安笑道:“你不会让我在门口站着吃灰吧!” 王羲之笑道:“安石兄,请!” 穿过三进院子,谢安跟着王羲之进入书房。 茶童送上茶水,躬身而去。谢安低头品茶,丝毫没有提起刚刚的事情。王羲之也没有提,二人就这样默默的喝着茶。 和谢安比耐心,王羲之显然差了点,刚刚添了三回水。 王羲之就坐不住了:“安石,此事如何解决,这冉家子可是让我王氏颜面扫地啊,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谢安悠悠的叹了口气,一个字也没有说,就直接起身拱手道:“逸少,告辞!” 王羲之疑惑的道:“安石,你这是?” 谢安道:“城门失火,殃及鱼池,我这是赶着回去变卖家产,回东山隐居!” “好好的,为何要走?况且这是谢氏祖业,岂是让人?”王羲之道。 “不让人又有什么办法?”谢安没好气的道:“你逸少要报仇,要引晋魏之战,到时建康定然守不住,一旦城破,即使魏军不纵兵劫掠,难保有混水摸鱼之辈,损失惨重,后果不堪设想啊,所以趁早还是卖掉田产,离开这险地为上!” 王羲之为之一呆,他这才想起,冉明还有一个身份,那是魏国胶东王。 秦国趁魏国空虚,出兵攻打潼关、函谷关,结果魏国一怒,举兵一个月就消灭了秦国。 古来战争,都讲究师出有名,不管他是和冉明的私仇也好,国家恩怨也罢,只要冉明被杀,或者受伤,魏军之中,将近一半都是冉明曾经的部曲。 这些人或许对冉明不是非常忠心,到时候肯定打着为冉明报仇的旗号,行开疆裂土因功封候之实! 冉闵的大手笔,一下子封了四千多个关内候,这样平民出身的魏军将领,大部分都眼热不已。况且魏国文官都不是什么好鸟,他们都是各大士族的留北支成员,多年受气的小媳妇熬成了婆,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以庶夺嫡。 “冉子阳行伍出身,能威慑十余万骄兵悍将,脾气自然暴烈。”谢安感叹道:“况且他并不是什么大度之人,喜欢睚眦必报,逸少,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你想着如何报复,而是尽量避免与冉明的矛盾无法调和,到时候别人用心的人,如果行栽赃嫁祸,你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王羲之心中开始慌了,魏国的情况他多少了解一些,琅琊王氏留北支成员已经有六人入仕魏国。其中他大伯王衍的孙子王介之已经进入魏国同央,官居虞曹郎中。虞曹掌地图、山川远近、园囿田猎、肴膳杂味等事,虽然权力不大,可是却是天子的近臣。品阶也不算低,次九卿之一。 每个人都有奋斗的目标,王导辅佐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现在琅琊王氏留北支,居然也打起了效仿王导的主意,全力辅佐魏国。除了魏国像闻喜裴氏,也从最开始的敌视,到现在的同源流全污了。 北方士族经过数十年的颠沛流离,胡人的劫掠和打压,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了一种扭曲的性格,敌视宗祖,特别是敌视南迁支的成员。提起攻打晋国,魏国士族出身的官员,甚至比攻打关中,更为热心! 可以想象,如果晋朝与魏国战争暴,不用别人动手,他们留北支的成员就会把他们全部杀光,因为这样以来,他们才能名正言顺的承继家族所有的财产! 王羲之道:“此事怎么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谢安道:“吴郡6氏也曾与冉家子生冲突,他们不解决得很好吗?” “效仿6氏!”王羲之一听这话,心里不由得一抽,他叹了口气道:“此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6氏为平息胶东王的怒火,足足花了十五万金。我王氏虽然家资丰厚,一时之间哪里拿得出来十五万金啊!” 谢安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岂不清楚,王羲之的家资,别说是十五万金,就算五十万金绰绰绰有余。有钱是有钱,但是他的财富大都是不动产。整个建康的周边大约有四万余倾地,既四百多万亩,然而琅琊王氏占据了其中一万三千余倾,谢氏仅七千余倾。自由农民仅得到不足万倾地。王羲之作为琅琊王氏的嫡枝,差不多占据了四千余倾地。 “当断则断,不断反受其乱!”谢安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魔力,让王羲之脸上晴不定。 “如今魏国确实面临着不少麻烦,却不过鳞介之癣。什么关中士族与关东士族的矛盾,田地久荒,地力丧失,国弱民寡,皆不足为虑。迟则一载,短则半年,魏主必能解决魏国面临的困难,魏主等稳定了魏国局势,逸少再表明态度……呵呵,怕比不得现在。” 这同样是一个锦上添花亦或者雪中送炭的选择。当然,冉氏如今并不在乎王羲之的多少钱粮,主要的是一个态度问题,就像官场中的一个站队问题。 谢安其实也知道冉闵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并不是如谢安说的那样,主要是冉闵的出身低微,不被士人所接受,如果不是冉闵握有忠心耿耿而骁勇善战的军队,士族根本不会正眼看冉闵。王导如何确立司马睿的威信,还不是自用琅琊王氏在士林间的威望,王导精心准备了一副肩舆,让司马睿高高坐在上面,派人抬着,两旁排列仪仗,自己与王敦等名流骑着骏马紧紧跟随,前呼后拥,好不威风。三吴大族中的代表人物纪瞻、顾荣等人目睹此状,又惊又惧,一齐拜倒道旁。 谢安也是利用琅琊王氏的威望,逼其向冉氏低头。 如果王羲之向冉明低头,就等于间接向魏国冉闵低头。这样以来,魏国各地的士族肯定害怕琅琊王氏跑过来抱冉闵的粗腿,冉闵选择琅琊王氏,而抛弃他们。 魏国就像是一个鱼缸,而士族就像是鱼缸中养的金鱼,平时没有外敌,这些金鱼就会开始勾心斗角,一旦放入一个外敌,他们反而会激起他们同仇敌忾,士气盎然。 王羲之道:“听闻冉子阳地幕府山中建了一座书院?建书院肯定耗费不少钱粮,燕子矶附近有吾名下一处田产,并不算太多,约百倾,不如送给冉胶东,添作贺仪!” “聪明!”谢安笑道:“逸少有如此胸襟,何愁王氏不能公候万代?” 王羲之心情郁闷,现在也只有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吞,王羲之道:“一事不劳二主,还请安石从中,代为说和。” 说着,王羲之命管事把地契取来,这万倾地并不是一张地契,而是由足足数十张地契。谢安拿着这一百倾的地契,走了王府,心中猛然感觉一轻。 谢安的目光如炬,早已看出魏国和晋国一样,都是外强中干,同样面临着太多问题,冉氏皇权,并不算稳固。 不过,魏国和晋国不同,他就是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威,而且掌握着兵权。 谢安带着这百倾地契,直接来到冉府! 冉明接过谢安送来的地契,疑惑的问道:“安石公,这是……?” 谢安苦笑道:“行了,见好就收吧!” “难道,就这么算了?”冉明愤愤的道:“他王凝之派人在某门前泼粪,岂能轻易这么算了?” 谢安拿着地契道:“已经不少了,建康本来地就少,如今上好的水田一亩已经卖到十五万钱,而且还有价无市,琅琊王拿出一万亩良田,就是价值十五万金。” 原本冉明并不乐意。 可是听到这话,他反而改变了主意。 按照这个时代一丁耕种六十亩水田计算,他完全可以收下一百六十余名佃户。佃户就是世族门阀的部曲,他们只认冉明,不认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