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宫廷菜
“这就是谭家菜?”胡二愣看着桌子上的餐具不解问道:“谭家菜应该算是宫廷菜吧?怎么说也是鲍参翅肚、山珍海味那些东西对吧?宫廷宴席那必须是穷奢极欲奢华无度吧?我怎么看怎么像是家常菜啊!” 洪宇庆笑道:“在故宫博物馆里,你能查询到清代宫廷膳食档案,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天天都有所谓的‘俗菜俗食’。而你说的鲍参翅肚那些大菜其实就是摆设,端上来端下去走走过场,是宴席中的龙套,真正吃的都是现在你说的这些家常菜。” “是么?”胡二愣有点儿不太相信:“这样的大乱炖也是?” 洪宇庆道:“这都是真的。我们现在听到的高档山珍海味里,那些所谓的‘名菜’人人皆知,比如‘佛跳墙’、‘九珍烩’之类的,听起来是很高雅,背后还有着美丽的故事,事实上无非就是‘大乱炖’,就像乾隆最爱吃的‘炖吊子’,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猪下水混杂炖烩做成的,而如果里面加了猪肉?那就叫做‘大杂烩’,现在北都很多家庭主妇都能做一手原汁原味的‘炖吊子’和‘大杂烩’。而这都是清朝宫廷御膳里的菜肴。就因为一直没有雅名,所以不如‘佛跳墙’‘九珍烩’出名,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宫廷菜,而‘九珍烩’和‘佛跳墙’却不是。” 萧鹏眨了眨眼:“宫廷菜不是都是山珍海味?” “当然不是!”洪宇庆指着桌上一个菜道:“这道菜叫‘小虾米油渣炒菠菜’,是用猪脂肪提炼猪大油后剩下的油脂渣做的,做法就是把上等猪板油切成指头肚大小的肉丁,炼好猪大油后剩下的肉脂渣色泽焦黄,吃起来又香又翠,再选紫根小菠菜切段焯水,活的河虾用油炸透后用虾油起锅,葱姜米爆锅后放入肉脂渣和菠菜还有一半河虾一起煸炒,里面加盐、酱油、高汤、料酒等一起烧熟装盘,剩下的虾米盖顶。原材料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用‘下脚料’做成,但是做好后你们也看到了,颜色红黄绿三色相映,口味鲜香,不油不腻开胃下饭。” “这些是肉丝汤饭,又叫肉丝烫饭。用老米来做,酱起锅,煸肉丝,下清汤调味,饭用清汤烫透,点香油后撒韭菜段出锅。”洪宇庆介绍每人面前的饭食道。 胡二愣道:“这不就和南方人爱吃的‘泡饭’差不多么?这皇宫里的人还吃这个啊?” 洪宇庆摇头道:“还真不一样,这种烫饭吃起来米粒之间不会粘连成粥,肉丝香浓还有酱香以及韭菜的香气,是一种非常有讲究的吃法,别的不说,光制作烫饭的汤如何调味炖至多久都需要练个好几年!你们听过一个俗语叫做‘吃不了兜着走’吧?这个词就是来自于吃烫饭。清代从康熙开始举办过四次‘千叟宴’,这肉丝烫饭就是每桌都有的座底饭食。一些老者饭后用袍服兜着汤饭回家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于是就有了‘吃不了兜着走’的说法。这些俗菜俗食很多大饭店都不屑理会,几乎没人会做,就算做出来也很难弄出原汁原味来。不是我自吹,整个北都除了我们洪家外吃不到正经八经的这些宫廷小菜” 杨萌尝了一口‘小虾米油渣炒白菜’后两眼一亮:“卧槽,都快尝尝!真的好吃!” 洪宇庆笑道:“像这‘炸三角’、‘卤丸子’都是这样的小吃,虽然不出名不好看,但是真的好吃。” 胡二愣尝了一下赞不绝口:“这么好吃的菜怎么在外面没吃过?” 洪宇庆解释道:“因为太俗所以没人重视,有很多人钻研厨技,可是你做这些小菜能成为大师么?而那些大师却也有很多做不出这类的小吃,其实大俗就是大雅,大雅就是大俗!” 杨萌伸出大拇指:“你能把这些俗菜说的这么清新脱俗,你也真有本事!” 洪宇庆苦笑道:“我也想给你做一下‘佛跳墙’、‘无为熏鸭’、‘飞龙汤’之类的大菜,可是时间不够啊!等我们回国,洪家厨宴众人品尝一下!” 杨萌却摇头:“别了,我真的怕了和你们这些大家族掺和在一起,回去之后我把那几个狗腿子治好后今后谁也别招惹谁!我今后见到你们绕道走,你们见了我也装不认识。咱们这事就这么了了。当然,你们想要回头找我麻烦我接着就是了。” 洪宇庆表情有点儿尴尬。 而在一边的拿着翻译机的苏珊不解问道:“你们汉国真的有龙啊?” “啊?”杨萌一头雾水。 苏珊问道:“刚才我听到了‘飞龙汤’!你们汉国人连龙都吃啊?你们吃的龙是什么样子?是那种像大蛇一样的?我们怎么从来没有见过照片?” 杨萌一愣,随即笑了起来:“我们汉国有句俗语,叫做‘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就是说这两种肉好吃,但是‘龙肉’指的是‘榛鸡’,是一种长得挺像斑鸠的鸟类,嗯,在你家乡那边也有分布。你们喜欢叫它‘松鸡’。这‘飞龙汤’在我们国家属于龙江菜,也是传统名菜,把榛鸡脱毛去掉内脏后用高汤煮熟就行,里面没有任何调料保持原汁原味,非常有营养的。” “哦,是松鸡啊!”苏珊道:“那确实很好吃,在我们家乡苏格兰更喜欢熏着吃或者烤着吃。我家那里还有个很大的松鸡养殖场。但是听说这东西养殖难度很大,松鸡是很容易染病的一种鸟类。” 杨萌笑道:“我们国家原来也有榛鸡养殖,但是后来不能搞了,这属于‘野味’。现在想吃可是违法的。在国内是没这口福了!” “你可以到我家乡去吃!”苏珊笑道。 杨萌摇了摇头:“该回家了。你也听到了,家里还有病人等着我去治疗呢!行了行了,赶紧尝尝吧,这是正宗的中餐!” 一边的欧娜却急了,她也跟着来到了杨萌这里,毕竟她如果回去不一定会遭遇什么事情。不过她这身高没有合适的衣服,只能穿着杨萌的运动服了,这宽松的运动服穿在她身上小了一截。 她一来不会用筷子,二来她非常不适应合餐制。 其实包括苏珊她们也不适应这合餐制,刚开始他们跟杨萌他们吃火锅的时候也对这种一口锅里捞菜吃的餐饮形式非常的不习惯。 西方人吃饭一般都是一人一份各吃各的分餐制,大家一人一份各吃各的。而汉国人则习惯了合餐制。习惯了分餐制的西方人总是觉得这么吃饭非常不卫生,很多来到汉国旅行的西方人,一边被中餐折服,一边又吐槽汉国的合餐制。 再加上西方媒体的故意丑化,搞的人们纷纷觉得汉国人合餐制吃饭是原始落后的进餐方式。包括在汉国,也有无数‘公知’天天呼吁取消合餐制。 都觉得分餐制是比合餐制更加先进的饮食方式。但是在华夏,饮食习惯恰恰就是从分餐制演变成了合餐制。 在唐代之前,汉国人们吃饭都是分餐制。 那时候也没有椅子,大家都是席地而坐,然后每人面前一个食案或者矮几,然后在上面摆着一套餐具和饭菜,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四千五百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汉国人就是分餐制,一人一个小桌子吃饭。 关于分餐制还有一个成语,就是‘举案齐眉’。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夫妻两口子互敬互爱。 不过说实话,这成语更像是骂人。如果知道这成语的典故,恐怕没几个人会用这词的。 当年东汉诗人梁鸿才貌双全,很多人都想把闺女嫁给他,结果梁鸿都拒绝了,最后却娶了一个姓孟的女人,此女长得又胖又丑还黑,三十岁都没嫁人。 当然,她没嫁人倒真不是没人娶她,毕竟她虽然长得丑但是力气大,都能举起石臼,是妥妥的一流的劳动力,那个年头一般人娶媳妇就是娶能干活能生养的,正所谓‘娶妻娶德纳妾纳色’,但是人家把所有的提亲都否了。 理由是她要求太高。放到今天就像凤姐当年征婚的条件差不多!这样的女人能找到丈夫么?那肯定不能啊!所以在女人十几岁就结婚的东汉年代,这孟氏活活拖到了三十多岁都没嫁出去。 但是梁鸿却娶了她,理由是什么呢?他想娶一个朴实无华勤俭持家的老婆。而孟氏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天天给梁鸿准备饭菜,而且从不仰视梁鸿,天天把食物放在托盘里举到眉毛处的高度跪在那里恭敬的伺候梁鸿吃饱喝足自己再吃饭。 这就是夫妻互敬互爱? 啧啧,放到今天不让人打死! 反正说到底,汉国才是分餐制的老祖宗。准确的说:世界上所有的从原始手抓吃饭变成使用餐具吃饭,都是使用分餐制。 那现在汉国怎么又变成了合餐制了呢?这还真的是因为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