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枭臣在线阅读 - 第144章 刺客

第144章 刺客

    余心源与楚王元翰成从寿州赶回居巢,带来淮西的明确态度,这情势也就明郎了,叫随帝西行的官员只能在劝帝还朝的框架下挣扎。

    不然就是废帝另立,淮东会合淮西、江州军,派大军过来立永兴帝为太上皇回江宁深宫休养——随帝西行的官员就不要再想有什么好果子吃,淮东跟太后下辣手清洗,将不会再有什么顾忌。

    庐州府是淮西之首,早年置军镇,镇军战斗力颇强,但随原镇守邓愈率部南调组徽南军之后,到谢诞手里的庐州军编制虽然还有万余,但将官、兵甲、勇卒相比较旧军,差之甚远。再者,到这时,已经没有人对御营军的战斗力再抱什么期望。

    此时御营军在编入庐州军后,虽有三万兵马,但没有淮西跟江州军的支持,哪有半点资本跟“奉太后以令诸臣”的淮东对抗?

    张玉伯鞭打顾天桥的消息传到居巢,多少叫随帝西奔的官员们心思安定些,要是皇上下个罪己诏将责任承担下来,倒不妨碍大家回江宁城里继续逍遥快活。或许权柄不比以前,但不会受现在的活罪。

    回江宁后,权势、利益真正会受损的程余谦、左承幕、张晏等人也不得不面临当前残酷的现实:谢诞在庐州城还控制有供给庐州军半年补给的粮草,但这么多的粮草给西奔的近十万人一分摊,能再支持一个月就顶天了。

    林缚甚至不用动手,只会派兵马往庐州这边缓缓进逼,至多一两月就能将这边压垮、压崩溃掉。

    与旁人不同,程余谦、左承幕、张晏等人还是知道实务的,他们手里实在是没有跟淮东对抗的本钱——要是逼迫得江宁那里废帝另立,那就连谈判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了。

    权衡利弊,在元翰成、余心源的劝说下,程余谦、左承幕、张晏等人同意先让刘直来居巢再说,但一切都瞒着永兴帝。

    事实上,最终真要劝皇上返回江宁,皇上的意见也就不再重要了。

    十七日,刘直乘舟离开弋江,渡江进入裕溪河,往居巢而去。

    居巢县襟江滨湖,西北面横在庐州与居巢之间的大湖,即为八百里巢湖,是江淮之间除洪泽浦之外的第二大湖。巢湖西、南两面皆丘岭纵横,再往西是浩浩千里淮山的主脉。庐州往西,淮山南麓的宜城,又与江北岸的池州相对,同为江淮大门西门户。

    巢湖周围的诸县,以庐州城为重心,构成西控淮山、南襟大江、北系淮寿的淮西首重之地。

    横穿居巢县境、与巢湖相通的裕溪河河汊口就在弋江城的对岸。

    虽这一段的扬子江在入冬之后,水面不足两里宽,但两岸望眼过去,都是茫茫江滩,夏季洪水袭来,江面陡然间将增到三四十里之遥。

    刘直想起林缚在淮东修捍海堤的壮举,倘若能在“之”字的扬子江两岸修筑大堤,江两岸大片的积沙江滩都能垦为良田。

    事实上,弋江及庐江等县的修堤之事,数百年来皆有人为之。不过,都是民众或地方豪户出钱出力修筑的民堤,民间能聚起来的力量有限,只能是堆泥筑堤,而扬子江夏秋过境的洪峰,又实在凶猛,泥堤常常是十年九溃,年年都花气力进行修整。

    实际上,只要人不居在易溃区,民堤之后还是能抢出大片的耕地。

    溃堤虽有损失,但溃堤泛洪过后,能有效增加土地的肥力。在溃洪过后、来年洪汛过来之前,能抢种一季麦子,即使溃堤有损失,相比较而言,收成还不比丘山之间的旱田差。

    只是这些年来接连战乱,才使得这一带的民堤滩田给连年的洪水摧毁,完全不能耕作。在淮泗战事过后,江宁对庐州的抽税又十分重,加上庐州自身的养兵,使这周边的民生越来越艰难,没有好转的可能。

    刘直站在船头,还能远远看见孤零零矗立在江滩之间的一段段残堤,心里颇为感慨。

    刘直少年家贫,才入内侍省为宦臣,但敢于苦读,故而为郝宗成所重。以往功利心太重,对民生之事倒有太多的感慨,倒是一场牢狱叫他反思良多,想想自己这些年来走南闯北,见识之广,远非其他宦臣能比,即便放官地方,也能当一名良吏。

    刘直在船头胡思乱想着,午后日头西斜,便看到银屏山之后的居巢县城。

    居巢这边,由余心源出面来迎。

    刘直携太后旨意,实际代表淮东而来,但毕竟只是位居张晏之下的内侍省少监——迎不迎太后懿旨,西逃的众臣还没有打定主意,这时候自然不会大肆出城来迎旨。

    看着码头边的两乘牛车,牛车四壁无挡,顶盖也是临时用绸布所糊。

    刘直心里轻叹:倒没有想到皇上与百官逃来居巢会落魄到这种地步,连几辆马车都凑不起来。

    余心源与刘直寒暄过,能猜到刘直已经投附淮东才会给林缚从大牢里放出来任用为使,但想到自家以后也要在淮东屋檐下低头,对刘直也没有不那么疏漠。

    两辆牛车在随扈簇拥下缓缓驶往城里,居巢城里一片狼狈,虽说都是驻军及西逃官员的家小及随扈,但还是杂乱不堪——千余户的小城,一下子塞进去小十万人,拥挤之状可想而知。

    随扈族拥着牛车往诸大臣临时议事的东城文庙行去,尘土飞扬的街道上挤满了人。

    为换更多的粮食,好些官员的家眷或官员自己,都顾不上身份,拿出金银细软来,到大街来跟别人交换米面或珍贵的、十数日未尝一口的肉脯子。

    给征为行宫的县衙前,乱糟糟跟集市一般。

    虽然才二十天多些的时间,往日在江宁城里富贵无比的权宦人家,已有诸多的破落相了。

    刘直也没有得意洋洋,回过头想问余心源皇上近况,“嗖”的一声异响,只当是风吹过,直接弩弓发射出来的短箭扎中胸口,刘直才意识到自己在居巢街头遇刺了,远远看见人群里有个冠发青衫的男子往里巷钻去,遥指过去:“刺客在那里……”

    余心源悔恨得想抽自己一巴掌,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城里藏有刺客,竟然还是选择刘直入城之时行刺——余心源惶然间派随扈循刘直所指去追刺客,爬上刘直的牛车,抱身嚎哭:“刘大人,你可不能死啊!”

    余心源往淮西之前,铁心想着淮东会对西逃官员进行清洗,在垂死之时有挣扎之心,从淮西回来之后,心境又是不同,心想着只要促成皇上还朝,在淮东那里虽说讨不了好,但保亲族、安养晚年不成问题,谁能想到刘直会在居巢街头遇刺?

    刘直要是遇刺死了,淮东还会、还敢派哪个大臣来谈判?

    淮东不谈了,那就只会在江宁直接废帝另立鲁王,这边不降,那就只能等淮东大军开拔来大打出手……

    余心源几乎能想象到即将而来的血腥,心绪起落,如此的动荡,叫他如何能控制住不放声大嚎。

    张晏在居巢城里所起居的民宅不大,但他没有什么家眷、仆役追随,故而要宽敞一些,楚王元翰成到居巢后,就与张晏共住一院——这时候也没有那么多考究了。

    来人报告刘直进城遇刺一事时,元翰成正与张晏边下棋边说两淮盐利的事,当下也是惊得盘落子洒。元翰成二话不说,只叫来人在那里带去,去找遇刺的刘直。

    余心源虽慌乱,但还没有失分寸,通报程余谦即调兵卒封锁街巷,也不敢移动中短弩的刘直,只能派人去请殿中省医局的国手到街头来急救。

    元翰成与张晏赶到,刘直已经给移到临街的民宅里,街前只有程余谦、左承幕在那里吹胡子瞪眼。张晏忙问道:“抓住刺客没有?”刘直倘若遇刺身亡,唯有抓住刺客才能跟淮东与太后一个交代,不然接下来他们就将直接面临废帝别立的后果。刘直在居巢遇刺身亡,淮东奉太后直接废帝另立,董原、刘庭州、岳冷秋等人也都无话可说啊!

    怎么都不能叫淮东找到直接废帝另立的借口。

    “这满街都是人,怎么抓得到?”程余谦捶胸顿足,他是看着林缚与淮东一步步崛起的,没有了大义名份,他可没有多少胆量跟淮东对抗。

    左承幕还算镇定,蹙着眉头说道:“刘直今日进入居巢,是绝密之事,除我等数人外,便没有几个知晓,谁会出手行刺?”

    左承幕一言点醒梦中人,元翰成、张晏、程余谦等人站在大街上面面相觑,看彼此的眼神都藏有一丝狐疑——毕竟不是谁都愿意永兴帝返回江宁,毕竟还是有人想垂死挣折,不向淮东屈服的!这满城官员、兵卒,想下手刺杀刘直的不会在少数,但知道刘直今日进居巢的没有几个人——行刺的幕后指使者也就呼之欲出。

    “王学善!”张晏向惊雷似的点出王学善的名字,知道刘直今日会进城而此时没有出现在这里的只有王学善。或许有其他缘故,但王学善最为可疑。

    左承幕看向程余谦、程余谦看向元翰成,元翰成又看向张晏,张晏下狠心道:“派兵搜王学善住处,倘若有误,我给王学善磕头谢罪!”

    “请楚王爷去陪余大人,我们三人去搜王学善住处!”左承幕说道。

    最没有疑点的是代表淮东劝皇上还朝的楚王元翰成,其他几人都有疑点,人心叵测,故而左承幕让元翰成去盯着余心源,而他与张晏、程于谦不分开、互相监视,一定要用狠辣的手段将刺客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