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入阵(九)
徐乐能掌握这支部队,其实也是个机缘巧合。 之前他在江都和来整相交,本是意气相投外加惺惺相惜没有其他心思。 随着来整没于江都之乱,徐乐也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到这,没想到居然还有后续。 这支江淮步军的将主乃是鹰击郎将高世雄,其一生中最为辉煌的经历,便是追随来整讨伐杜伏威。 那一战以江淮骁果军为主,本地鹰扬辅助,将杜伏威、李子通等江南豪杰杀得落花流水,如果不是随后江都风云变幻,来整被迫提前班师,这两路兵马早已被彻底扫讨干净。 高世雄身为郎将,见惯了大隋官场上种种黑暗,也见多了才具平庸,全靠阿谀谄媚成就功业的小人。 来整的武艺、性格都让高世雄从心里佩服,觉得这才是一等一的好男儿。 如果不是自己身份限制,他恨不得追随来整左右,哪怕只做个普通军将也值得。 江都之乱来整阵亡,高世雄得知凶信悲痛欲绝,却又奈何不了骁果军。 随后听说徐乐当日与骁果浴血奋战的情景,更得知其与来整的交情。 一个想要放着郎将不当,也要追随来整,变卖家产带兵勤王的军将,自然是性情中人。 他的心思没有王世充那么复杂,想问题的方式也和王世充不同。 在高世雄想来,六郎来整是天下一等一的好汉,能被他看入眼的肯定也是好汉。 这等好汉难道不值得自己结交? 再说来整已死,王世充又是狼子野心,自己不追随徐乐这种好男儿,又去追随谁? 至于杨、李两家谁坐江山的问题,现在并不重要。 对于高世雄来说,只要徐乐当下是守卫洛阳的,那就是自己人。 从他的眼中所见,洛阳城现在就是一片乌烟瘴气。 庙堂之上都是些狼子野心的奸贼,王世充就是个欺世盗名的乱臣贼子,不知几时就会行篡逆之举。 指望那帮人守住洛阳,根本就是做梦,唯一的指望就是徐乐和他手下的精骑。 武人心思单纯,对于高世雄而言,李家背后有什么算计根本不重要,只要眼前是自己人就行。 自己敬佩的是徐乐人品武艺,以及玄甲骑这等精兵,和他所侍奉的君主是谁又有什么关系? 只要现在是盟友就足够了,日后各为其主沙场征战,那也是以后的事,现在想那么多干嘛? 再者说来,有这么一支队伍在外面,对于王世充也是个震慑。 只要有这么一支不受其控制的精锐存在,王世充就不敢轻易篡位。 从这点看,徐乐的存在对于皇泰主利大于弊,自己为什么和他作对? 高世雄一入军营,就痛快地交出了指挥权,甘心服从徐乐调遣。 他这种豁达的态度,也得到了玄甲诸将的好感,双方的配合从一开始就很是默契。 至于把曹符臣等人吸纳入军并且派上战场,也是来自高世雄的建议。 玄甲骑作为一支队伍,自然可以算作当世最优秀的甲骑之一。 但是如果作为一方势力考虑,就有点不合格,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步兵。 汉家兵马和胡人不同,不是有了骑兵就拥有一切,步兵骑兵互相配合彼此为援,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军队编成。 骑兵凭借强大的冲击力破阵杀敌,或是机动力绕后突袭,步兵则作为战场的中坚力量完成战守。 乃至攻城拔寨这种事,也是应该交给步兵完成。 缺乏步兵的玄甲骑固然在机动力和攻击力上出色,但是在守备能力和攻坚能力上,其实都有欠缺之处。 像是这次守寨,就只能骑兵下马充当步兵。 现在有了江淮步兵再加上曹符臣这些人,就能把玄甲骑从守卫任务里解脱出来,不需要他们再去和瓦岗正面扛消耗。 从训练角度看,训练一个步兵也比骑兵容易多了。 毕竟步军没有那么多古怪战法,只要让士兵习惯阵战,知道如何站位,如何配合自己的袍泽,就算成功了一半。 按照高世雄的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打仗来练兵。 先让这些青壮学一些基础,再把他们和江淮步兵混编,派到战场上去锻炼。 用步兵对抗瓦岗步兵,多打几次也就练出来了。 这种训练方法,对于边民出身的徐乐等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 对于他们来说,在神武过得其实就是这种日子。 只不过这种日子太过艰辛,大多数人都不想过。 徐乐也一直认为,自己浴血沙场转战天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天下人不要再过那种生活。 按照徐乐心思,他也不希望让曹符臣等人真的走这条路。 毕竟这种方式能够筛选出能杀善战的好汉,可是作为代价,很多普通人就会死在战场上。 自己当初发粮食给他们,是希望这些人活下去而不是为自己死掉。 只是高世雄所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思虑再三的抉择,就是让他们自己选。 愿意加入步军厮杀的就得做好战死的准备,如果不想上战场的,就继续留下来当夫子。 这番宣讲的结果就是,所有民夫几乎同时表态,愿意加入步军为了恩公厮杀。 毕竟这还是个尚武的时代,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心,还没有因为战乱而彻底崩坏,人们还懂得报恩的道理。 饶是如此,徐乐也没有真的把他们随便练一练就派上战场,而是以江淮军为主体,在里面加入少量的民壮,算是最大可能保全这些人性命。 不管怎么说,当这支步军加入之后,徐乐的打法就比以前更为积极。 从之前闭门死守,到现在可以出寨迎敌,从守城战变为阵战。 原本闭门不出,是担心骑兵杀发了性收不住,很容易中对方埋伏,现在就没这个担心。 毕竟步兵的行动速度有限,哪怕真的想要追击,骑兵也能及时把他们拉回来。 徐乐又令韩约配合高世雄统帅步兵,小门神素来稳健,更不会贪功冒进,有他做主将自己就更加放心。 最厉害的后招,还是玄甲骑。 每次出战时,徐乐必然率领一小队甲骑出战作为接应。 既可驱逐瓦岗骑兵,也能保证自己的大军处于控制之内。 像是今日厮杀,就是如此安排。 由于玄甲骑改变战术,裴仁基也只能被迫变化。 他的用兵手段本就不如徐世勣灵活流畅,徐乐变了战术,原先的预留手段就更用不上,只能另想办法。 大的方向不变,细节上做出调整。 裴仁基放弃了小队袭扰诱敌决战的战术,改为了以一定规模的兵力向徐乐挑战。 他并不指望真的在阵战中打败徐乐,而是希望尽可能杀伤徐乐的兵力。 你的骑兵厉害,难道步兵也能如此? 只要让玄甲的步兵不断受损,徐乐就还得退回到之前坚守不出的状态。 通过消灭玄甲骑的步兵,还能提振三军士气,让兵士意识到玄甲骑并非不可战胜。 要说他的想法不能算错,至少可以归为中规中矩。 只是面对玄甲骑这等对手,中规中矩显然远远不够。 这支被攻击的步兵,原本是带了若干攻城器械,准备在徐乐的军寨前摆开,进行战略上的恐吓压制。 没想到徐乐所部反应,远比裴仁基预想中激烈多了。 寨门开放步、骑齐出,明明是两千人的大军,被玄甲骑步骑六百给压制住,场面上反倒是处于绝对下风。 这支瓦岗步兵的主将亦是大隋军中宿将,戎马多年经验丰富,临阵指挥手腕堪称高明。 从交战到现在,他的调度并没有什么错误,也没有露出破绽。 可显然这还远远不够,毕竟他是兵力多的一方,却被人少的玄甲骑全面压制,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只不过这一点,根本无从解决。 最为可悲的是,作为当事人,其实心里很清楚,就连这种均势都是假的。 只要那支玄甲骑兵的存在,瓦岗步兵不管怎么做,结果都是输。 而且就算想撤,都未必能撤的下去。 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只是在等自家的骑兵。 从军官到兵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 如此规模的瓦岗正军,裴将军绝不会说丢就丢。 救兵一定会来!一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