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公开的秘密
“隋炀帝,炀,这个谥号确实太过恶谥了。” 岑文本微微点头道,“可这时高祖定下的谥号,怎么能轻易给否定了?” “这就需要我们来做了。” 许敬宗说道,“只要我们牵头,百官跟随,就没有什么谥号是不能改的。 只要能否定了高祖定下的谥号,到时候修前朝史书的事情就不会再有什么阻碍了。” “许大人可有什么适合杨广的谥号?” 岑文本问道。 谥号是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他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 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用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受华夏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东亚古代国家都使用谥号。 谥号的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复杂。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 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 夏商时代的帝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前面一个字据考证是一种祭祀方法(参考《历史的荒原》),后面的一个字则表示在哪一天进行祭祀。 而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 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 亡国君主称末帝。 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对于帝王谥号,更是讲究的不行。 现在岑文本这么一提问,就有点难住了许敬宗,因为他确实没想过,要是废除了李渊给杨广定下的谥号,那么,该给杨广一个什么样的谥号比较合适呢? 况且,这件事情是由他们来做的,皇上作为跟杨广有关系的人,是不能参与其中的,这样容易引起非议。 于是,许敬宗沉默了。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 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即周厉王因为暴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被谥为“厉”,另外还有“私谥”。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许敬宗开始搜肠刮肚,寻找一个适合的字眼,能够为杨广取一个不错的谥号。 敬宾厚礼曰圣。 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 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 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 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 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 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 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 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 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 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 不以威拒谏。 刚彊直理曰武。 刚无欲,强不屈。 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 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 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 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 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 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 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 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 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 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 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 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 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 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 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 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 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 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 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 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 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 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 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 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 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 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 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众曰元。 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 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 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 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 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 以数征为严。 睿圉克服曰庄。 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 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 非严何以死难。 许敬宗搜肠刮肚中...一旁的岑文本不说话,却也没闲着,他也在考虑,真要给杨广改一个谥号,到底用什么字好。 作为李恪的老师,他清楚自己的学生是什么样的人。 为此,他觉得给杨广的这个谥号要中肯才行。 “兵甲亟作曰庄。 以数征为严。 死于原野曰庄。 非严何以死难。 武而不遂曰庄。 武功不成。 胜敌志强曰庄。 不挠,故胜。” 突然,沉默不语是许敬宗开口说道,“就取一个‘庄’字,不知道岑相以为如何?” “隋庄帝?” 岑文本认真品鉴了一下,觉得确实可以,不过他还是说道,“再想几个吧,到时候大家再议议!”